初三家长会发言稿(合集1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总不得不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写发言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家长会发言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家长会发言稿1亲爱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这是我们升入初三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但却不是我们的第一次家长会,所以,在此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一如继往的支持与帮助,说心里话,我很珍惜我们从相识到相知的情谊。一年多的时间看起来是我带着孩子们与大家一起前行,其实也是大家陪着我在行走。有大家的督促与鼓励,我走得更加的坚定也更加的执着。
今天家长会,我主要和大家聊三个话题,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或好的建议,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
第一,我想聊聊补课这个事。说实话,我是极不赞成补课的,也极少去给别人补课。一方面可能学科关系,语文本来就是慢功,另一方面实在不愿意挂羊头卖狗肉。但是,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面临补课这个问题。远的不说,单就今年暑假就有很多学生或补旧知识或补新知识,就是开学也有很多家长忙着给学生找补课老师。这就有一个问题,这课到底是补还是不补,要怎么补?虽然上一次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中就提到了这个事情,但还是需要再次提出来。
首先,补课不是跟风。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想法,别人家孩子都在补,我们家孩子不补不是就落下了。于是一股脑儿就打发孩子去补课了。能这样想的还都是一些负责任的家长,是从心里愿意让自己孩子好的家长。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孩子哪些科目需要补,哪些不需要补,既然补就一定要补出一点点效果来,否则实在是劳子伤财了。还有的家长也许在想,看看我多明智,就不去趟那浑水,孩子在课堂上抓紧就足够了。道理没错,可现在又出来新的问题,如果大部分孩子去补课了,老师在课堂的授课就会加快,以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的讲解就会导致一小部分学生跟着很吃力。这就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参与补课,一定要督促孩子做好预习,或者我们的孩子真的智力了得,这样才能够跟得上大家的脚步。这个学期时间短,但是大部分科目要完成初三下册科目一半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得力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一部分学生不停地通过补课来补充课内的缺失,就会让一些不自觉的孩子越学越吃力,直到最后自己掉队。因此,还是那句话,在决定孩子补不补课前,先了解清楚我们的孩子,再决定我们要怎么走。我不赞成补课,但也不是就完全反对补课。如果孩子真的需要帮助,适当的补补还是有效果的。可是切忌不要让孩子打了疲劳战。有的孩子本身体质就不怎么好,在学校长达十小时之后还要再进行补课,时间久了人就会疲惫,那么休息的时间从哪里来?只能是课堂了。这样他就在最最应该听讲的时候注意力松散,因为就算不会也有人给讲。我们看着孩子累,孩子自己也感觉累,但是就是不见功,真的是让人头疼又困惑啊,事实是无效劳动导致孩子已经搞不清楚到底应该在哪里着力了。最终我们的孩子就变成了看起来很努力,结果却一考一个糟的状况。
其次,补课绝不是撒手不管。“老师,你说怎么办?反正我是教不了孩子,只能送到补课老师那里去。”亲爱的家长,我挚爱的朋友们,这样的话我不知道是应该听着高兴还是难过,孩子不是补课老师的,也不是我们老师的,是您的啊!是的,我承认爱学生是教师起码的师德,但您也做过学生,一个人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好老师都是莫大的福分与幸运,老师能关爱您的孩子那是您孩子的福气,也是您的福气,一个老师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也是做学生的一大福报,可是真的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吗?老师也是人,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人成为圣人,也不可能把每一个人放在圣坛上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一方面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我们孩子的老师包括补课老师,另一方面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是的,孩子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所以不要讲您管不了教不了,不要怪我们的孩子笨,因为我们也不是爱因斯坦的妈,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分出一点点精力来陪在我们孩子的身边。知识教不了,精神鼓励总该有吧,精神鼓励没有,那一日三餐也得准备好吧。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育也没有那么简单,我们的孩子和我们已经不是同一个环境下,有很多是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也爱莫能助的东西。陪着吧,陪在孩子在生命里,让他感觉自己是可以的,至少最爱他的爸妈相信他是好的。
也许是性格关系,但就算我现在成长到内心算得上强大,我还是相信那句话:无限相信一个人的潜能,总会越来越好。比起很多人,我是幸运的。虽然工作后没有遇到过真正帮助我专业成长的领导或师傅,但是我遇到了我这一生中最最重要的导师,以导师的名望与学养,天下骄子无论谁受之指点都会获益无穷,从导师那里我明白了一点:只要你相信他可以,就一定可以。当然前提是在你相信的过程中要给予他更多的帮助与指导。对于我们的孩子也是,我希望大家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想要的爱而不是我们想给的爱,看着他们成长,坚定地相信我们孩子的未来。
最后谈一点:补课是副业不是主业。孩子的主要精力在课堂,不在补课老师那里。再好的补课老师也比不上老师课堂的讲解。因此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关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真能遇到点石成金的那是好事,可是我见过诸多全国各地的名师大家,教育没有那么出神入化,最根本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和四十五钟要效率,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你只有清楚自己什么听懂了什么没听懂,补课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其实很多时候很难有针对性,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你是什么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补课只是对课内知识适当的补充,起不到绝对性作用。课可以补,但不要迷信补课过多的功效,认认真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断对知识加以强化,一点点超越原来的自己,想进步还是可以的。人啊,不对自己狠一点,不自虐,是很难有大的进步的。推荐大家看的一位宁波父亲给即将上北大的儿子的那封信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哪里有什么天才,每个人都有一段黑暗的不为人知的艰难行走之路,只是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云淡风清罢了。
第二,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语文。
作为大科目,中考一百二十分到一百五十分,高考一百八十分到二百分,语文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我们孩子们的语文基础与素养实在不容乐观。虽然在接手他们时就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需要时间,但是我们等不起了。
今年中考一百二十分的语文,近八十分的写作让不少人傻了眼,这次月考按照中考模式也考到了近七十分的写作。所谓的读写结合,阅读从来与写作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要说的第一点是:必须加大阅读,越没时间越要读。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定义闲书的,我儿子每拿起一本书婆婆就会叫嚷,有时间看点正经书,不要老看闲书,大概除了课本在她的眼里就都是闲书了。我不想和她理论,因为和上年纪的人说再多也说不清,可是我们是明白的,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范畴,一本书一 ……此处隐藏33080个字……理萌动、焦躁的学生,我们应该格外关怀,经常和其谈心,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应“预防为主,及早发现,对症治疗,长期跟踪”,家校联合,共商帮助孩子的方法。对此,我认为家长们必须要十分重视,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籍,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也可经常交流,但有必要提醒的是,也不可“谈虎色变”,只有我们的心理“健康”了,孩子们才可能“健康”。
2、关心孩子的双休日,防止“5+2=0”的现象发生。
家长有必要在双休日尤其关心自己的孩子:(1)双休日您的孩子在玩什么?(2)双休日您的孩子怎么过?(3)双休日您的孩子过得怎样?
如果家长能适当关心指导,那您的孩子在充分休息的时间里也能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的回家作业中经常会出现看一小时课外书,一般在学生眼里不把这个作业当作业,原因很简单,爱看书的人不让他看也会看,不喜欢看的让他看也不看,但结果大家可想而知,爱看书的,他的语文能力一步步提高了,包括理解和阅读的能力,同时也在不断积累,到写作的时候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了,不看爱的,与别人的距离也在拉开。当然,这样的效果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来,但到时候距离就越拉越大了。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一个学习型的家庭。
当今社会大力提倡,创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人才。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落伍,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孩子要学习,我们成人同样需要学习。大家都知道,初中三年是很关键的时期,这三年,孩子成绩上去了,考个好高中,接受好的教学资源,享受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孩子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他目前的学习状况。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酷爱看电视的他爸爸,吃过晚饭,就关掉了电视机,然后拿着书报看了起来,妈妈也不玩扑克麻将什么的,因为,她发现,当我们开着电视看的时候,儿子女儿总要找借口过来瞅上几眼,而不能安心学习。又试想,当你们偶尔叫上几个客人在家里聚一聚,玩一玩的时候,你要孩子去学习,他能安心吗?他能静心吗?也许只有少数个别学习兴趣相当浓厚的孩子能自觉学习。而当孩子看到家人都在学习的时候,他也会学着去做。榜样示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学习的习惯。
孩子成绩低,作为家长着急是对的,但不要采用简单粗暴打一顿孩子的做法。一个好的家长,既要经得起孩子的失败,又要宽容孩子的过失。真正关心孩子,可以和他一起分析试卷,找找原因,想办法帮助他。例如,每次考试完毕,要把孩子的卷子看了再看,做一个认真分析。并不十分在意孩子考了多少分,获得什么名次,而主要是详细了解孩子对功课的把握与理解程度,从中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从而帮助她们寻找差距,帮助孩子建立学习信心,真正把学习搞上去。再说,关心孩子的学习,也绝不是到了考试,见了分数才开始,而应该关心在平时,平时勤加督促,主动辅导,才是上策。
一些家长为孩子的学习为孩子的分数犯愁、操心、焦急,说“为了孩子的学习,我简直是操碎了心”。可孩子自己却不着急,放学回家照样是动画片、连续剧,而不是赶紧做作业,读书,学习。其实是家长没有急到点子上。学习原本是孩子的事情,一回家,反倒成了家长的,家长急,孩子不急,家长要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孩子自己却无所谓,偷着闲着做别的。于是家长就反复催,用心督,使得孩子养成了你不监督我不做,你不管我更不管的习惯。这其实是一种错位。孩子自己不要,自己不主动,什么都无所谓,你做家长的再怎么管再怎么帮再怎么急都是没有效果的,或者说意义不大的。关键是孩子的学习态度,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态度,教育孩子要有责任心,并一定要使孩子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当然有时候,我也是鼓励家长挤出点时间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陪读”,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上有“问题”的孩子,成绩特别落后的孩子。家长对孩子进行“陪读”,这样,一方面可以监督,可以确保孩子完成学习,让孩子实实在在地看到你对他学习的重视,关心,另一方面,你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问题,可能的话,你也可以辅导孩子。遗憾的是,多数家长做不到这一点,大家习惯于嘴上监督,或者“叫”或者“命”或者“逼”孩子学习,通常都是把孩子“叫进”、“推进”、“逼进”孩子的房间了事。至于孩子进房间后是在做什么,学什么,就不再过问。所以,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经常采用让家长签字的做法,来使得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进行适当的督促、检查与辅导。(这样既督促了孩子的学习,又顺便期望着家长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辅导。)
4、注重孩子的品德修养。
当今社会之复杂,世界之精彩,许多因素在影响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可轻视。我们有的家长,平时对学生叮嘱得多的是学习,好象成绩好了,就是一好百好,殊不知,重智育,轻德育的话,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国家花财力培养了一个高学历,低素质的人,他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怎能为社会作贡献呢?也许还会危害社会,培养这样的人又有何用呢?我们也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成才但要成人。有些孩子的表现实在令人担忧。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萌芽期,有的是非观念不是非常明确,往往喜欢模仿一些不良的行为,他们倒认为那是潇洒、是时尚、是前卫、是流行。比如:男孩、女孩都有的现象,衣服敞开不扣;买时髦的衣服,留时髦的发型,戴首饰,玩手机,约朋友到处玩,请客吃饭等,因为他们一旦把心思花在这上面了,他还能用心学习吗?有的孩子出口成脏,好惹是生非,缺乏爱心,没有同情心,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半点委屈,听不得批评,我真担心,这会阻碍他的健康成长。再谈谈学生的交友,我发现,我们班有几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下课后总喜欢在一起谈论。常言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辅导,教他们学会明辨是非,慎重交友,做讲文明,懂礼仪,守纪律的优秀学生。
让学生吃好,当然家长也很重视子女生活质量,但由于家长很少与老帅沟通,很多学生在家以买东西吃或买资料为名,要钱来校乱买乱花,我们的家长应该在学生要钱时多问问别的学生,确认一下是否是真有其事,然后在给他们。当然,在家里,也要让学生多参加劳动,增强他们的体质。
多关心子女的生活。对孩子不光是管管吃饱穿暖,还应关心他们的课余活动是否健康,结交的朋友是否正派,有些学生看了一些有暴力倾向的影视节目或书刊,则进行模仿,喜欢打打闹闹。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拒绝参与不正当的游戏与活动,特别是不要让他打游戏机或进网吧上网玩游戏。孩子每天什么时候回家,做了些什么,节假日孩子在家里干些什么事,平时喜欢到哪里去玩,与谁在一起玩,都要做了如指掌。
尊敬的各位家长,我和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尽起做家长的一份责任吧!我相信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最后引用两句古话作为结尾: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另外,请家长明确学校的作息时间:早上到校为7:30,中午放学12:05,1:30预备,1:40上课。星期五下午放学时间为4:35。晚自习8:10下课。请各位家长了解的目的是准确掌握孩子到校、回家的时间,督促养成放学便及时回家的习惯。
文档为doc格式